杜甫《石壕吏(li)》原文、注释、翻(fan)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说明:本文为(wei)华语网[binful.cn]飘零书生604老(lao)师整理的杜(du)甫《石壕吏》资(zi)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原诗】: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在傍晚。投: 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2)吏: 官吏,低级(ji)官员,这(zhei)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jian)名词作状(zhuang)语,在夜里。
(3)逾(yú):越(yue)过(guo);翻过(guo)。走:跑,这里(li)指(zhi)逃(tao)跑。
(4)呼(hu):诉说,叫(jiao)喊。一何:何其、多(duo)么(me)。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hen)。
(5)啼(ti):哭啼(ti)。苦:凄苦。
(6)前(qian)致词:指(zhi)老妇走(zou)上前(qian)去(对(dui)(dui)差役(yi))说话。前(qian):上前(qian),向前(qian)。致:对(dui)(dui)……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he)南安阳。戍(shù):防守(shou),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hui)来。书,书信。至,回(hui)来。
(9)新(xin):最近,刚(gang)刚(gang)。
(10)存(cun)(cun):活着,生(sheng)存(cun)(cun)着。且(qie)(qie)(qie)偷生(sheng):姑且(qie)(qie)(qie)活一天算(suan)一天。且(qie)(qie)(qie):姑且(qie)(qie)(qie),暂且(qie)(qie)(qie)。偷生(sheng):苟且(qie)(qie)(qie)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ting)止,这里引申为完结(jie)。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zai)没有别的(男(nan))人了。更:再(zai)。
(13)唯: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nai)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jia)。
(15)完(wan)(wan)裙:完(wan)(wan)整(zheng)的衣服。“有孙(sun)”两句(ju)一作“孙(sun)母未便出,见吏无完(wan)(wan)裙”。
(16)老妪(yu)(yù):老妇人。衰:弱(ruo)。
(17)请(qing)从吏夜归:请(qing)让我(wo)和你晚上一起回(hui)去。请(qing):请(qing)求。从:跟从,跟随。
(18)急(ji)应(ying)(ying)河(he)阳(yang)役:赶(gan)快到河(he)阳(yang)去服役。应(ying)(ying):响应(ying)(ying)。河(he)阳(yang):今河(he)南省(sheng)洛阳(yang)市吉(ji)利(li)区(原河(he)南省(sheng)孟县),当(dang)时唐王朝(chao)官兵与叛(pan)军在此对(dui)峙。
(19)犹(you)得(de):还能(neng)够。得(de):能(neng)够。备(bei):准备(bei)。晨炊(chui):早饭。
(20)夜(ye)久:夜(ye)深了。绝:断(duan)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fo)。闻:听(ting)。泣幽咽:低(di)微断续的哭(ku)声(sheng)。有泪无声(sheng)为“泣”,哭(ku)声(sheng)哽塞低(di)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de)路(lu)。登:踏上。前途:前行的(de)道路(lu)。
(23)独(du):唯(wei)独(du)、只有。
【朗读节奏划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du)与/老翁(weng)/别。
【写作背景】:
唐(tang)肃宗乾元二年(759)春(chun),郭(guo)子仪(yi)等九节度使(shi)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qing)绪于邺城(cheng),由(you)于指挥不统一(yi)(yi),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bai)。唐(tang)王(wang)朝为补充(chong)兵力,便(bian)在洛阳以西至潼(tong)关一(yi)(yi)带,强行抓(zhua)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zheng)由(you)洛阳经(jing)过潼(tong)关,赶(gan)回华(hua)州任所(suo)。途中就其所(suo)见所(suo)闻(wen),写成了《三(san)(san)吏》、《三(san)(san)别》。《石壕(hao)吏》是(shi)《三(san)(san)吏》中的(de)一(yi)(yi)篇。全诗(shi)的(de)主题是(shi)通过对(dui)“有(you)吏夜捉人”的(de)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de)横暴,反映人民的(de)苦难。
【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hao)村(cun),有(you)差(cha)役在晚上来(lai)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chu)门去察看。
差役(yi)吼(hou)叫(jiao)多(duo)么凶狠,老(lao)妇人啼哭多(duo)么痛苦!
我(wo)听到(dao)老妇(fu)人走(zou)上(shang)前(qian)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zi)(zi)应征防守(shou)邺城。一个儿子(zi)(zi)捎(shao)信回来(lai),两个儿子(zi)(zi)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tian)算一天(tian),死去的人永远完(wan)结(jie)了(le)!家里(li)再没有(you)(you)(you)别的男丁,只有(you)(you)(you)还在(zai)吃(chi)奶的孙子(zi)(zi)。因(yin)为有(you)(you)(you)孙子(zi)(zi)在(zai),他的母亲还没有(you)(you)(you)离去,出出进进没有(you)(you)(you)完(wan)整的衣服(fu)。老妇(fu)我(wo)力气虽然衰弱(ruo),请(qing)让我(wo)跟随你在(zai)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dao)河(he)南(nan)去服(fu)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tian)的早饭。
夜深了(le)(le),说话的声(sheng)音没有了(le)(le),好(hao)像(xiang)听(ting)到(dao)了(le)(le)有人隐隐约(yue)约(yue)地哭。天亮(liang)了(le)(le),我登程赶(gan)路(lu),只能同那个(ge)老头告(gao)别。
【翻译二】: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hou)我继续赶前面(mian)的路程(cheng),只能与逃(tao)走(zou)回来的老翁告别。
【在线朗读】:(打开页面时(shi)自动播放(fang),按(an)停止(zhi)键或暂停键可停止(zhi)播放(fang))
【简析】:
《石壕(hao)(hao)吏(li)》是唐代伟大(da)诗(shi)(shi)(shi)人(ren)杜甫著名的“三吏(li)三别”之(zhi)一(yi)。这首五(wu)言(yan)古诗(shi)(shi)(shi)通过(guo)作(zuo)者亲(qin)眼(yan)所见的石壕(hao)(hao)吏(li)乘夜捉(zhuo)人(ren)的故(gu)事(shi),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bao),反映(ying)了唐代“安史之(zhi)乱(luan)”引起的战争给(ji)广大(da)人(ren)民带(dai)来的深重(zhong)灾难,表达了诗(shi)(shi)(shi)人(ren)对劳动人(ren)民的深切(qie)同情。此诗(shi)(shi)(shi)在艺术上的一(yi)大(da)特(te)点是精炼,把抒情和(he)议论(lun)寓于叙事(shi)之(zhi)中(zhong),爱憎分明。场(chang)面和(he)细(xi)节描写自然(ran)真实。善于裁剪,中(zhong)心突出。诗(shi)(shi)(shi)风明白晓(xiao)畅又悲(bei)壮沉郁,是现实主(zhu)义(yi)文学(xue)的典(dian)范之(zhi)作(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