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筷诗--描写筷子的诗歌
华语网 程泳淋整理
一、李白《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之句。
那是他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受权贵谗毁(hui),丢掉“供奉翰(han)林”之(zhi)职而落魄离京时(shi)食不下咽之(zhi)忧(you)郁心情的真实(shi)写照。
二、唐代大诗人杜甫墓园之迷 href="//hua/jiaoyu/7264.html" target=_blank>杜甫《丽人行》云:
“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诗申(shen)“犀(xi)筋”,当(dang)指(zhi)犀(xi)牛(niu)角制的(de)筷箸。
三、朱淑贞(zhen)《咏箸(zhu)》曰:“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
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前两句将(jiang)筷(kuai)子拟人化,形(xing)象生动有(you)趣,后二句似乎(hu)又(you)寄寓着这位宋代女(nv)诗人抑郁不得志而(er)又(you)无可奈何的心(xin)情。
四(si)、明代诗(shi)人程(cheng)良规《咏(yong)竹箸》诗(shi)中有:
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借箸喻人,亦别有意味。
五(wu)、相传(chuan),刘伯温初(chu)见明太(tai)祖(zu)时(shi),太(tai)祖(zu)方(fang)食,即以(yi)筷(kuai)为题让他作诗,以(yi)观其(qi)志。刘见太(tai)祖(zu)所用(yong)筷(kuai)子(zi)乃湘妃竹所制,即吟曰:
“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
他见(jian)太祖面露不屑(xie)之色,遂(sui)高声续吟: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
诗借(jie)(jie)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借(jie)(jie)箸”替刘(liu)邦筹划(hua)战局(ju)的,道出自己(ji)之(zhi)政治(zhi)抱负,最终博得明太祖赏(shang)识。
六、今(jin)有赵恺(kai)诗人(ren)写《西餐》诗进而怀念起(qi)筷子:
“举得起诗情画意,放不下离情别意。两枝竹能架起一座桥,小桥召示归去。”
构思(si)奇巧、意味深长(zhang)。
七、作家冯骥才曾手书咏箸(zhu)诗(shi)赠上(shang)海(hai)藏筷名家兰翔(xiang):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
八、民间还流(liu)传着(zhe)一(yi)首以筷子为谜(mi)底(di)的灯谜(mi)诗,饶有风趣。
“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来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