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华语网的特约编辑,曾经编写过几套仿真试题。由于自己才疏学浅,不敢说过于张扬的话,所以发过试题后就一直保持低调。没料到,高考过后,我一看2007年高考全国卷I和我的仿真试题有很多相似之处:
1、高考文言文阅读和仿真试题同一出处《后汉书》。
2、关于苏轼的题目设置,在仿真试题里面也有所涉及 ,只是由仿真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变换到了高考题的诗歌鉴赏;/middle/test/8332.html
3、仿真试题背诵默写(名句名篇)里面的《离骚》句子“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在高考题中一字未变。 /middle/test/8389_4.html
4、仿真试题中关于“大西北”的现代文阅读在高考阅读题中题中也有体现 /middle/test/8850.html
……
这些只是在高考全国卷中的统计,其他各地试卷还不在其中。假设我们的读者能够细心看过这几套仿真试题,应该受益良多。
回想以前我命题的十几个日夜,也不是随便拼凑的粗制滥造,而是根据我自己对高考趋势的把握,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吸取他人理论精华,精心编写。编写完毕之后,发给华语网的编辑,编辑同志建议我把原来的8套题目再精选为4套,然后最终选出一套最优的试题作为推荐试题(就是标为“优”的那一套题)。
下面我把自己命题的两点关于文言文和背诵默写方面的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