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lang)读与(yu)赏析(xi)
说(shuo)明:本(ben)文为(wei)华语网[binful.cn]飘零书生604老师整理的杜(du)牧《泊秦(qin)淮(huai)》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原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hou)(hou)庭(ting)花:歌曲名,南(nan)朝后(hou)(hou)主(zhu)所(suo)作《玉树后(hou)(hou)庭(ting)花》,后(hou)(hou)人(ren)亡国之音。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yin)并称“小李杜(du)”。因晚年(nian)居长(zhang)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du)樊川”,著有《樊川文(wen)集》。
【朗读节奏划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写作背景】:
杜(du)牧前期颇为关心(xin)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de)(de)(de)唐(tang)王朝表示(shi)忧虑(lv),他看(kan)到(dao)统治集团的(de)(de)(de)腐朽(xiu)昏庸,看(kan)到(dao)藩镇的(de)(de)(de)拥兵自(zi)固,看(kan)到(dao)边患的(de)(de)(de)频(pin)繁(fan),深感社会危机(ji)四(si)伏,唐(tang)王朝前景可悲。这(zhei)种忧时伤世的(de)(de)(de)思想(xiang),促使他写(xie)了(le)好些具有现实意(yi)义的(de)(de)(de)诗篇(pian)。《泊秦淮(huai)》也就是(shi)在这(zhei)种思想(xiang)基础上(shang)(shang)产生的(de)(de)(de)。当他来(lai)到(dao)当时还是(shi)一(yi)片繁(fan)华的(de)(de)(de)秦淮(huai)河上(shang)(shang),听到(dao)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xie)下了(le)这(zhei)首(shou)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qi)实,这(zhei)是(shi)作者(zhe)借陈(chen)(chen)后主(陈(chen)(chen)叔宝(bao))因(yin)追求荒淫享乐终至(zhi)亡国的(de)(de)(de)历(li)史,讽刺晚唐(tang)那班醉生梦死的(de)(de)(de)统治者(zhe)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le)作者(zhe)对国家命运的(de)(de)(de)无(wu)比关怀(huai)和深切忧虑(lv)。
【翻译】: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chun),“游客(ke)”颠狂,《后(hou)庭(ting)花》的歌声弥(mi)漫(man)江(jiang)上,可有谁想(xiang)到(dao)了国破家亡?
【翻译二】: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men)在岸那(nei)边,还唱着后庭花。
【在线朗(lang)读】:(打开页面自动播放(fang),关闭声(sheng)音请点暂停键)
【简析】:
这首诗是(shi)即景感怀的(de),金陵曾是(shi)六朝都城(cheng),繁(fan)华一时。目(mu)睹如今的(de)唐朝国(guo)(guo)势日(ri)衰,当权者(zhe)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wu)限感伤。首句(ju)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de)清淡素雅;二(er)句(ju)叙事,点(dian)明夜泊地点(dian);三、四句(ju)感怀,由“近酒(jiu)家(jia)”引出商(shang)女之歌,酒(jiu)家(jia)多(duo)有(you)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mi)靡(mi),牵(qian)出“不知亡国(guo)(guo)恨”,抨击豪绅权贵沉(chen)溺于(yu)声色,含蓄深沉(chen);由“亡国(guo)(guo)恨”推出“后庭花”的(de)曲调,借(jie)陈后主(zhu)之尸,鞭笞权贵的(de)荒淫,深刻犀利。
【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