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册《毛泽东词二首》课后练习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提醒学生鉴赏诗词一定要朗读。诗词的朗读背诵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的方法,加强记忆。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一、这道题主要是提醒学生鉴赏诗词一定要朗读。诗词的朗读背诵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的方法,加强记忆。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物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再由此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了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抓住这些词语后再背诵全词就容易多了。这两首词都是通过描写秋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壮志豪情。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上片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三、诗歌欣赏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多有不同,喜爱它的原因也不同。这道题主要是调动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欣赏诗歌。答案可以各不相同,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在参照对比中提高鉴赏能力。答案参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秋天,在许多古代文人笔下都出现过,而且大多是以凄清、萧条、落寞的情态出现,“悲秋”是常见的感情基调。这道题主要意图是,一方面让学生搜集与秋天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学生可以读写结合,自由发挥。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she)《教学参考(kao)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