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对外开放,知识更新,文学作品和评论中骤然出现了大量陌生的外来语、新名词。这些新词汇用得多了,用得滥了,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名词大换班”或者“名词大轰炸”。我很同意王蒙同志的意见 “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就会有新名词”,这是古已有之,不足为怪的。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我不知道从甲骨、金文到秦始皇时代的小篆一共有多少字,但是由于象形和形声,画起来与刻下来都不容易,所以字数不多是可以肯定的。生于公元前的扬雄作《训纂篇》,记下来的只有20 40字,这之后一百多年,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字数就增加到9353个;再看看现在通用的字典,那就不知增加了多少倍了。世事日繁,人文发达,字和词就会增加,这是一种不可抵御的趋势。
一方面由于新事物、新语汇的进入现代汉语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又是宽宏大量、聪明智慧的,既乐于接纳,又善于消化和融合,所以许多外来语到了中国不久就会安家落户,或者经过中国化而约定俗成,这样的例子也是多不胜举的。德律风变成了电话,巴士变成了公共汽车,维他命变成了维生素。当然有的是能改的,例如现在的水泥,新来的时候广东叫士敏土,上海叫水门汀,后来又改名洋灰,最后才统一口径而成为水泥,其间经过了几十年。当然,也有些外来语是很难改的,例如沙发,这玩意儿一样是供人坐的家具,但它有弹性,既不像太师椅,又不像木板凳,无法可想,只能让它沙发下去了。
讲了这些,我(wo)并(bing)没有提倡或鼓励“新名词大轰炸”“大换(huan)班”的意思。我(wo)认为对于外来语和(he)新名词,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文化传统(tong)、民族心理(li)、审美心态等(deng)),独立自主(zhu)地进行(xing)抉择(ze)和(he)适应。
(有删节)
1.作者对于外来语和新名词持怎样的观点?(3分)
2.第二段中的事例能否换成下面的事例?为什么?(2分)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汇更是显出异乎寻常的大变动。当今人们的开放心态、改革精神和现代化意识使语言的运用更富有追求新色彩、寻觅新格调、敢于新创造的热情和能力,出现了诸如健美、代沟、热点、信用卡、公共关系、跳蚤市场、迷你裙、T恤衫、耐克鞋、霹雳舞等大量新词汇。
3.解释第三段中加点词“安家落户”的语境义。(2分)
4.对以上四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xiang)是( )(2分)
A.材料一(yi)介(jie)绍(shao)了(le)汉语(yu)外来词的(de)几种形(xing)式:纯音译、音译加意译、借用日(ri)语(yu)书写形(xing)式和借形(xing)兼借音。
B.材料二中的电头表明了新闻及时性的特点,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2014年(nian)4月29日 报(bao)道的事,参考消息网 2014年(nian)4月30日 就对(dui)其进行了报(bao)道和评论(lun)。
C.材料(liao)三的作者使用(yong)“沙(sha)扬(yang)娜拉(la)”这个外(wai)来词而不用(yong)“再见”,一(yi)是因为作者写给日本女郎,二是因为“沙(sha)扬(yang)娜拉(la)”四字发声舒(shu)缓,正好和全诗温柔、缠绵的情味相(xiang)契合,而“再见”没有这样的效果。
D.材料四(si)作者的观点(dian)与材料二中“强调(diao)理(li)性(xing)、规范地吸纳(na)外(wai)来词”的观点(dian)相矛(mao)盾。
参考答案:
1.对于外来语和新术语,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
2.不能,因为原来的事例能突出论证第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就会有新名词”古已有之。改后的事例就不能突出古已有之这一层意思。
3.外来词到了中国融入了汉语词汇中,被中国人广泛使用了。(关键词是融合与消化)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