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
这是选自《列子·汤问》的一则传说故事。文中记叙古时候两个小孩儿,各凭自己的直觉,认定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不同,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对此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尽,学习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故事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故事分三部分。
一、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两小儿对于同一自然现象,各抒己见,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至第三段)。
二、写两小儿各自申述所持看法的根据,反驳对方的看法。一小儿是根据视觉来判断,认为距离近的物体形状大,距离远的物体形状小;另一小儿则根据感觉来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便感到凉(第四、五段)。
三、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不能判明谁是谁非,受到讥笑(末尾两段)。
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文字简洁,层次分明。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的。
在这(zhei)则故(gu)事里,孔子(zi)的态度比较(jiao)实(shi)事求是(shi),没(mei)有“强不(bu)知(zhi)以为(wei)知(zhi)”,而是(shi)“知(zhi)之(zhi)为(wei)知(zhi)之(zhi),不(bu)知(zhi)为(wei)不(bu)知(zhi)”。因(yin)此,讲授时不(bu)要把(ba)两(liang)小儿(er)对孔子(zi)的讥笑(xiao)作为(wei)故(gu)事的主旨去理解,也不(bu)宜把(ba)课(ke)文的重点放在孔子(zi)被讥笑(xiao)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