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wo)(wo)的(de)朋友们(men)啊,”他说,“我(wo)(wo)──我(wo)(wo)──”
但是(shi)他哽(geng)住了,他说(shuo)不(bu)下(xia)去了。
他(ta)转身朝着黑板,拿起(qi)一(yi)支(zhi)粉笔,使出(chu)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da)字:
“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设题意图:作者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的。因此,就无法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部特征来间接地描写人物的性格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题,就是分别从服饰、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人物的心理。
参考(kao)答案:参见“整体(ti)把握”与“问(wen)题研(yan)究2”。
三、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gai)写(xie)课文中从(cong)上课到(dao)下课部分的内(nei)容(rong)。
设题意图:这一题是为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这种变换视角的练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情境氛围来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难度较高,需要学生调动更多的积累。由于叙述方式的限制,原文只是通过外在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应该根据作品提供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像,补充大量的细节来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这种变化视角的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便于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所达到的程度。
其实,对于来到课堂听课的小镇上的居民们,我们也可以运用变换视角的方式来体会他们的心理。
答题提示:
要根据文(wen)中(zhong)的重要语(yu)句进行(xing)合理想(xiang)像。想(xiang)像要符合文(wen)中(zhong)的具体(ti)情境(jing)和人物身份。可(ke)以(yi)从以(yi)下几(ji)个方面改写:当(dang)韩(han)麦尔先生看到镇上(shang)居民来(lai)到教(jiao)室听课(ke)时(shi)(shi)会有(you)什(shen)么(me)(me)感受?当(dang)他看到小弗郎士迟到时(shi)(shi)心里会想(xiang)些(xie)什(shen)么(me)(me)?当(dang)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shi)(shi)究(jiu)竟在想(xiang)些(xie)什(shen)么(me)(me)?教(jiao)堂的钟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