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生平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
1 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1924年起,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
1926年初南下广州,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伐战争中,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职。
1927年3月写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阴谋。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等,成为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皖南事变前后,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很好地发挥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4年3月,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解放战争时期,勇敢地站在民主斗争的前列,领导了文化界同国民党统治者的斗争。
1949年后,历任政(zheng)务(wu)院(yuan)副(fu)总理兼文(wen)(wen)化教育委员会(hui)主(zhu)任、中国(guo)科学院(yuan)院(yuan)长、全国(guo)文(wen)(wen)联主(zhu)席、全国(guo)人民代(dai)表大会(hui)副(fu)委员长、全国(guo)政(zheng)协(xie)副(fu)主(zhu)席等(deng)(deng)职。一生主(zhu)要文(wen)(wen)学著作有:诗集《女(nv)神(shen)》《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deng)(deng);散文(wen)(wen)《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deng)(deng);戏剧《三个叛逆的女(nv)性》《屈原》《虎符》《棠(tang)棣之花》《高(gao)渐离》《蔡文(wen)(wen)姬》《武则天(tian)》等(deng)(deng);另有《沫若(ruo)诗词选》及翻译歌德(de)的《浮士德(de)》等(deng)(deng)。人民文(wen)(wen)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ruo)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