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中考阅读选段三(青海)
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1-5题。(说明:
完整doc文档及答案可点此根据提示下载,下载页还有本课更多资源)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太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史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2)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2.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了本文怎样的观点?(2分)
3.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第⑥段波浪线句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3分)
5.文中第⑥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1)不用攻击,自己就破坏了(或多指理论、说法等未经批驳,自己就站不住脚了)。
(2)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词语解释,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首先要知晓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
比喻义、引申义。
(说明:
完整doc文档及答案可点此根据提示下载,下载页还有本课更多资源)
【解析】首先表明观点:不能任意调整其顺序。然后陈述理由:因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个词依次表明了人们批判过去的学说及产生更新更善的学说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不相符合了。
23.文章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证,将这两部分自然衔接起来的就是这句话,承上启下(或过渡),由浅入深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析】第⑥段的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前半句总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了本段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