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jian)用(yong)法:“孰”字,作疑问(wen)代词(ci)为常见(jian)的现象,它可(ke)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wen)。
指代(dai)人时,可译(yi)作“谁(shei)”,指代(dai)事物时,用“哪(na)”或“哪(na)个(ge)”对(dui)译(yi)。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第二种用法(fa):“孰(shu)”字之前如(ru)有(you)先行词(ci)(ci),即表示(shi)人(ren)或事(shi)物的(de)词(ci)(ci)语,而(er)这(zhei)个先行词(ci)(ci)是表示(shi)“孰(shu)”字所代(dai)的(de)范(fan)围的(de),这(zhei)时(shi),“孰(shu)”字就有(you)从中“选(xuan)择其一(yi)(yi)”的(de)意思,相当于现代(dai)汉语中的(de)“哪一(yi)(yi)个”或“哪一(yi)(yi)件(jian)”。
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孰为好学”和“孰美”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
“孰与”若用(yong)在名(ming)词(ci)或(huo)代词(ci)前,则(ze)表(biao)示在比(bi)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比(bi)…怎么(me)样(yang)”或(huo)“…跟(与)…比(bi)谁(哪(na)一个)…”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孰(shu)与”若用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fan)问,意在肯定后者(zhe),一般(ban)译(yi)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小(xiao)结:“孰与”不能拆开理解(jie),并且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