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三辨异
(448200)湖北省(sheng)沙洋县外国语学校(xiao) 鲁修贤 王 燕
《最后一课》是19世纪下半期法国作家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别出心裁的短篇,既巧妙选材,又精细刻画,极具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深厚的艺术特色,于是阅读分析本文时往往见仁见智,其中的三个争议问题的确也值得注意——
一、主人公到底是谁?
对本文主人公的争议基本上是三种意见,或者韩麦尔先生,或者小弗郎士,或者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一般说来,谁最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谁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本文通过描写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因被迫改学德文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眷念、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表达出来的,显得真切动人;同时,大量篇幅都在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表情、语言、动作,塑造出一位捍卫祖国语言坚持到最后一天的英勇战士。虽然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身份、年龄、性格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但二者都热爱祖国、仇恨敌人,这一点是明白无疑的。可以说,小说的主题是在这两个人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忽略和贬低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作用,都会削弱对主题的理解。
二、情节应该怎样划分?
对这篇小说的情节大致上有三种划分。或是三分法:课前、课上和下课;或是四分法: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或是两分法:上课前、上课时。
宽泛地看起来,这三种分法应该都可以。然而比较之下,仍见有所差次,两分法失之于粗,四分法又过细了一点,三分法最为理想。理由是:课前,上学路上,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课上,来到教室,表现小弗郎士由“吃惊”“诧异”到恍然大悟,心里万分难受,感情发生变化;下课,表现小弗郎士和老师的心相通,忠于祖国,绝不屈服于外强,同时完成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刻画。
三、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有三说,一是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一是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一是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正(zheng)确的(de)(de)(de)(de)见(jian)解(jie)是这三说统一(yi)。小弗郎士(shi)原是个顽皮(pi)的(de)(de)(de)(de)孩(hai)子(zi),学习(xi)(xi)上(shang)要求自(zi)己(ji)很(hen)不严格,怕(pa)老师(shi)骂就想逃(tao)学,旷了(le)课(ke)(ke)去找鸟窝(wo)、溜(liu)冰……但在“最后一(yi)课(ke)(ke)”上(shang),他懊悔了(le),恨自(zi)己(ji)以前没(mei)好好学习(xi)(xi),对“刚才”还那么讨厌的(de)(de)(de)(de)课(ke)(ke)本(ben),一(yi)下(xia)子(zi)“舍不得(de)和它们分(fen)手了(le)”;对于韩麦尔(er)老师(shi),他万(wan)分(fen)依恋起(qi)来,变得(de)是那么理解(jie),从而更懂得(de)老师(shi)那种神圣(sheng)的(de)(de)(de)(de)信念和深深的(de)(de)(de)(de)痛(tong)苦……这些无不说明(ming)小弗郎士(shi)不再是那个贪玩(wan)、幼稚的(de)(de)(de)(de)孩(hai)子(zi),亡(wang)国的(de)(de)(de)(de)惨痛(tong)带来的(de)(de)(de)(de)巨大震撼(han)促成了(le)他心(xin)灵深处爱(ai)国主义思想的(de)(de)(de)(de)猛醒,他开(kai)始(shi)成熟了(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