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课文分析与点评
鲁迅
[鲁迅先生1919年12月从北京回绍兴老家探亲、搬家,这是他最后一次回故乡。《故乡》的背景应是辛亥革命前后。]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深冬:悲凉的季节;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悲凉的气候;苍黄的天,几个萧索的荒村;悲凉的地点。这一切构成沉寂。悲凉的气氛,带出了悲凉的心情。画面与心情给作品定下了基调。]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第二句话虽是反问句却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面目皆非,已不是常忆起的回乡。“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正是我的故乡,然而面目皆非。用反问句表现出对故乡破败、沉寂的痛心,写出沉重的心情。]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以上5段为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