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方丈"一词的由来
简说: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寺庙里修(xiu)行的(de)(de)僧人,一(yi)(yi)(yi)般都住大(da)屋,睡(shui)通铺,目(mu)的(de)(de)是便(bian)于修(xiu)行,以(yi)起享受之心。按理说(shuo)主持也(ye)不(bu)例外(wai)(wai),但(dan)主持除修(xiu)行外(wai)(wai),另有一(yi)(yi)(yi)些日常(chang)杂务,寺庙管理等工作要(yao)处(chu)理,因此主持可以(yi)有一(yi)(yi)(yi)间(jian)单独的(de)(de)房间(jian)居住,但(dan)也(ye)不(bu)会(hui)太大(da),一(yi)(yi)(yi)般就是一(yi)(yi)(yi)丈(zhang)(zhang)见方的(de)(de)一(yi)(yi)(yi)个小(xiao)屋子。“方丈(zhang)(zhang)”一(yi)(yi)(yi)词,由此而来。
详解: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 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玄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释氏要览》卷上)许多史籍都言,方丈之得名源于王玄策此举。 然而,《文(wen)选》中收有王简(jian)栖《头陀寺(si)碑》已(yi)出现(xian)“方(fang)丈(zhang)”一(yi)词。其文(wen)说(shuo)(shuo):“宋大(da)明(ming)五年(nian)(nian),始立(li)方(fang)丈(zhang)茅茨,以庇经像(xiang)。”高(gao)诱注则说(shuo)(shuo):“堵(du),长一(yi)丈(zhang),高(gao)一(yi)丈(zhang),面环(huan)一(yi)堵(du),为(wei)方(fang)丈(zhang)。”“大(da)明(ming)”为(wei)南朝刘宋孝武帝的(de)年(nian)(nian)号,大(da)明(ming)五年(nian)(nian)即公元461年(nian)(nian)。不过,这里所(suo)谓的(de)“方(fang)丈(zhang)”是(shi)否即是(shi)后(hou)世所(suo)指(zhi)的(de)含义,原文(wen)语焉不详,仅备一(yi)说(shuo)(shuo)。'
堂头也指的是住持所居之室。 《禅苑清规·请尊宿》说:“专使先看知事计会讫,上堂头人事。” 《广灯录·三圣然禅师章》:“师到道吾,道吾以绯练额,持禅杖。师见,乃云:‘逐便祗候。’道吾应诺。师参堂了,再上堂头人事。道吾却具威仪方丈内坐。师才近前。道吾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也是适来野狐精。’便出去。” 《联灯会要·香严闲禅师章》云:“屡上堂头(tou)告沩山为(wei)说。”以(yi)上二例(li),堂头(tou)均明显(xian)指方丈(zhang),即(ji)住持和尚(shang)之(zhi)居(ju)室(shi)。
正堂也是方丈的别称。 《景德传灯(deng)录·龟(gui)洋山(shan)无了禅师(shi)章》说(shuo):“师(shi)告寂(ji),瘗于正堂(tang)。”又《酉阳杂俎》载:“嵩山(shan)普寂(ji)禅师(shi)洁(jie)正堂(tang),焚香端坐。未久,忽闻叩(kou)门(men)。连云(yun):‘天师(shi)一(yi)行和尚至矣。’一(yi)行入诣,寂(ji)作(zuo)礼云(yun)云(yun)。”此二例之“正堂(tang)”显然亦指住持之居处也。
寝堂乃指住持接见来客、接受住僧参拜的地方,一般位于方丈的前方,与方丈室相接。 《禅林象器笺》说:“旧说曰:凡禅刹堂舍位置,法堂后有茶堂,接茶堂而有寝堂,连寝堂而有方丈。盖寝堂者,住持讲礼之处。”此说很精确。 《敕修百丈清规·圣节》说:“上堂,住持于鼓初鸣,出寝堂坐。”同书《小参》又说:“小参初无定所,看众多少。或就寝堂,或就法堂。”同书《游方参请》说:“凡寝堂中,必设参椅,示尊师道也。新到相看,住持当居中位,令其插香展礼,侧坐受茶,于礼无损。”因寝堂用于行礼接待,故其比之方丈室略大。 《禅林象器笺》引竺仙《仙和(he)尚宗门千字文(wen)》自注云:“今之(zhi)曰(yue)(yue)方丈(zhang)者,谓之(zhi)寝室(shi),大者曰(yue)(yue)寝堂。室(shi)则幽奥(ao)深邃,堂乃堂堂明显也。”正可为证。
茶堂必在法堂后,寝堂前。本是住持行礼之所,但与寝堂不同。茶堂人员来往较杂,相当于众僧的休憩处所。 《芙蓉楷禅师录》载:“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 (《禅林象器笺·殿堂门》引)《校定清规·告香》规定:“斋退鸣鼓,特为茶,或就法堂,或茶堂,首座相伴,特为参头,有饭。” 《广灯录·黄檗断际禅师章》亦曰:“师一日在茶堂内坐,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 《大慧杲禅师录》所载将茶堂与寝堂之别显示得很清楚:“岁节秉拂云:‘今日一队奴仆,在茶堂里村歌社舞,弄些鬼神。’” 衣钵寮是住持和尚的办事机构,其字义如《禅林象器笺》所解:“藏住持衣财之处。此方所谓眠藏也。”然而,衣钵寮的职能并不仅仅限于藏置方丈和尚的衣钵等物。 《校定(ding)清(qing)规·入院视篆(zhuan)》说(shuo):“住持看封(feng),预(yu)都寺开封(feng),呈过住持,就状先押字,次(ci)书日(ri)子,行者(zhe)使印于日(ri)子处(chu)。状系都寺收,印子随封(feng)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