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zhong)国(guo)古代的“天(tian)人(ren)合一”说 与 天(tian)人(ren)之辩
“天人合(he)一”是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
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ti)出,他们认为人与天(tian)相通,人的(de)善性(xing)天(tian)赋,尽心知性(xing)便(bian)能知天(tian),达(da)到“上下(xia)与天(tian)地(di)同流”。
庄子(zi)认为“天(tian)地与我并生,而(er)万物与我为一”,人(ren)与天(tian)本来合一,只是(shi)人(ren)的(de)主(zhu)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主(zhu)张消除一切差别,天(tian)人(ren)混(hun)一。
西汉(han)董仲舒强调(diao)天与人(ren)以类相符,“天人(ren)之(zhi)际,合(he)而为(wei)一”(《春秋繁(fan)露·深察(cha)名(ming)号》)。
宋以后思想家则多发(fa)挥孟子与《中庸》的观点,从“理”“性”“命(ming)”等方(fang)面(mian)来论证天人关系的合一。
明清之(zhi)际王夫之(zhi)说“惟其(qi)理本一原,故人(ren)心(xin)即天(tian)”(《张(zhang)子正蒙注·太(tai)和篇》),但强调要“相天(tian)”“造命”,“以人(ren)道率天(tian)道”。
天人(ren)合一(yi)各说(shuo),力(li)图追索天与(yu)人(ren)的相通之(zhi)处,以求天人(ren)协调、和谐(xie)与(yu)一(yi)致,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te)色之(zhi)一(yi)。
天人(ren)(ren)之辩,即(ji)关于“天道(dao)”和(he)“人(ren)(ren)道(dao)”、“自然”和(he)“人(ren)(ren)为(wei)”关系的论争(zheng)。
春秋末至(zhi)战国(guo)时期,“天人之辩”成为(wei)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
孔子说:“天(tian)何(he)言(yan)哉?四(si)时(shi)行焉(yan),百物生焉(yan)。”但也(ye)强调“畏天(tian)命”的必要。
墨子重(zhong)视(shi)人的“强力(li)而(er)为”,但又提出“天志(zhi)”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老子指出(chu)“天之道损有余而(er)补不足(zu);人(ren)(ren)之道则不然(ran),损不足(zu)以奉有余”,提出(chu)人(ren)(ren)应(ying)当(dang)顺从自(zi)然(ran)。
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
庄子(zi)则主张(zhang)“无以人灭天”,“牛马(ma)四(si)足,是谓天;落(络)马(ma)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wei)一切人为(wei)都是对自然的损(sun)害。 荀子(zi)认为(wei)“天”是不以人们意志(zhi)为(wei)转移的,提(ti)出要“明(ming)于天人之(zhi)分”,主张(zhang)“制天命而用(yong)之(zhi)”。
后天人关(guan)系一直成(cheng)为哲学上长期争(zheng)论问题(ti)之一 。
西汉董仲(zhong)舒提出天人感(gan)应(ying)和天人合(he)一思想体系。
唐中期(qi),“天(tian)(tian)人之辨(bian)”又出现(xian)高潮,柳宗元(yuan)用元(yuan)气来解释宇宙(zhou)起源(yuan)和宇宙(zhou)的(de)无限(xian)性,刘(liu)禹锡对天(tian)(tian)与(yu)人的(de)职能作了区分,并提出“天(tian)(tian)与(yu)人交相(xiang)胜”的(de)观点(dian)。
宋代理学家大都(dou)从物我合一论证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