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问题探讨
1.故事情节要素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5个。
(4)有名字的是哪两个?——内德、杰利。
(5)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20米;约7米。
2.记叙顺序:顺序、倒叙还是插叙?——顺序。
3.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耸立——高起,直立。
迂回——曲折、绕远。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嶙峋——形容人瘦削。
4.文章结构
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1~6段)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7~15段)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16~22段)
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23段)
5.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写天气闷热,就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6.为什么下文与闷热照应的语句一点也没有呢?
确实没有,看来是个缺点,最好是前后有所照应
7.未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8.文中第二、第三部分的两个“啜泣”(14段和22段中)是否一样?
不一样。表面(mian)都是(shi)哭泣(qi),其实截(jie)然两样:前者(zhe)是(shi)恐惧和伤心,后者(zhe)有(you)复杂情(qing)感(gan)(gan),有(you)历(li)险(xian)(xian)的(de)(de)余悸,有(you)脱险(xian)(xian)的(de)(de)欣喜有(you)对(dui)父亲的(de)(de)感(gan)(gan)激,更有(you)一种全(quan)新的(de)(de)感(gan)(gan)觉——“我觉得自(zi)己有(you)一种巨大的(de)(de)成就感(gan)(gan)。这是(shi)我永远忘不了(le)的(de)(de)经(jing)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