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
《我的第一本书》是现代诗人牛汉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60年前第一本书的故事,由此引出父子之间以及同学之间浓浓的情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而又苍凉的生活境况,带给我们的还有诗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感受。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文章内容却值得人们深思。
上课伊始,围绕文题设计了如下内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谁还能清楚地记得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现代著名诗人牛汉写过一篇回忆性文章《我的第一本书》,谁能告诉大家,牛汉的第一本书指什么?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何60年后仍然让诗人念念不忘?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快速引出课题。
第二个教学环节,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在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简介卜老恩的《父与子》,因为这是一组漫画,围绕慈父与稚子发生的一系列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表达善良与爱的主题。之所以简介这组漫画,源于课文“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老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对此我抓住“酷似”二字,引导学生朗读第二至第十自然段,同时思索:围绕书写了哪些事?诗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牛汉的父亲吗?为什么?同时提前学生注意乔元贞的父亲,在研讨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做塾师,为什么乔元贞没跟着父亲去读书呢?这个问题到是备课前没有注意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文章介绍了几位老师,尤其注意阅读乔元贞父亲肖像描写的那一段,同时思考“弄不成”老师为什么弄不来其他两本教材?
经过研讨,加上老师的点拨,最终明确: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社会上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乔元贞的父亲身为塾师,却连自己的孩子的书本都买不起!牛汉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师,曾经评价过乔元贞比牛汉有出息,但乔元贞的出息却是一辈子走街串巷卖小食品!这能说明什么?!此时再结合当前“两免一补”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说起,让学生反思,应该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当然捎带也要说明,导致乔元贞的出息,一方面源于没有再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当地的经济极端落后贫穷。
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安排了一个交流内容:假如乔元贞和牛汉,今天都来到了班级,你作为校报记者,你希望他们说些什么呢?呵呵,此问题一经抛出,立刻引发全班学生的大讨论,学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呢。可惜很快下课铃声响了,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这一环节,由说变成写,课后写在日记上。
范例二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散文随笔。作者通过对“第一本书” 的故事的追叙,写出了自己对20世纪初中国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牛汉对自己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书的情愫也是如此,尽管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一组画',曾经凄惨地'简直是一团纸'。但沉淀在心底,随着岁月的牵扯却不断地酝酿着。这份体察和感受对人的启发和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久远,今天的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甘苦和蕴含的意义。为了让生活在阳光下的学生能认识这份生活,感悟这份生活,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教益,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几个教学环节,以期达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和情感教育。
一、筛选信息,感受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
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首先从内容上整体感知,了解“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其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所以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第一本书”这条线索,讲述与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从中感受生活的苦难。
二、研读文本,感动温情
苦难的生活是牛汉心中抹不去的沉重记忆,而在这记忆里有值得牛汉崇敬和赞美的,那就是来自于人间的温暖和友情,还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 ——人与狗合演“双簧戏”的情趣。这里是让学生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色,激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动故事中的温情。
三、认识生活,思考人生
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使学生体会生活的苦难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激发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
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我们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用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自我的解读这样的弊病。阅读教学中要改变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化的自我阅读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现实中,缺乏自我体验的能力,抓住阅读权不放。
范例三
1.该篇散文抒写了作者对苦寒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重点让学生不但理解“第一本书”的表面意义,而且使学生领悟“第一本书”给予作者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要义,因而弥足珍视、刻骨铭记。该文本的内涵应让学生明晰,深悟。但部分学生理解肤浅,有待加强。
2.文本涉及到学生乔元贞的出息及命运一问题,课上学生有不同理解,要结合文本中当时的经济、文化背景来点拨,“教是为了不教”。拓展训练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并总结归纳出名言“知识改变命运”,我感欣慰。
3.学生对意蕴深刻的句子,理解欠到位,这是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范例四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很用心,特别是以德国卜劳恩《父与子》的漫画导入,选择了与本课有关的学生熟知的形象,可以说突破口准确而新颖。 其次,教学流程流畅。本节课有层次地设计了几个问题:围绕这本书写了哪些事情?(整体感知课文);哪些事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探究课文);哪些语句能够表达作者对这本书的情感?(体察情感);结局怎样?(拓展延伸)。整个设计非常清晰。同时,师生对话也不错,如在教师提问“ 哪些词语表现出父亲对我的关心”的时候,老师有具体的启发,学生说“灯下补书”,老师追问:“这个父亲一夜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样,就让学生拓展了想象,补充了细节,父亲的形象充实、丰满起来了。还有,当“我”把书送给乔元贞的时候,老师问作者是怎么想的?学生的回答也很到位。
最后,本节课因材施教,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地位,确定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强调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是比较客观实际的。从教学目标上看,目标设置合理,重点把握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目标之间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可操作性很强。
范例五
教学中,立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初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主线——第一本书,以此贯穿起所有人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脑海中有对文中人物的感情定性,正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去阅读。接着,让学生细品课文,充分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更深入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在赏析作者的感受句中,学生充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展开想象,更透彻的认识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境界,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立足实际生活,展开个人感言,从中学习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学着思考人生,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范例六
《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参的解读比较混乱,没有一条明晰的中心和主线,至少我没有读懂教参讲了什么。教参一方面说文章写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一方面又说文章写了“ 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情意”,还有“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教参肢解了文章,把每一层次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为全文的中心主旨。因为解读停留在了文字的表层,这样不仅使文章有了多个中心,更使理解变得肤浅,缺少必要的深度。这种解读无疑是没有读懂文章的表现。
我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候,抓住了文章中许多老师忽视的一句话作为切入点,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这句话是:“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课堂上我先介绍了德国幽默大师卜劳恩和他的《父与子》,然后让学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这一组画”由几部分组成,并给每一幅图加上一个标题。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清晰地、具体的感知文章内容。大致的内容有“瞎狗看星星”“第二名”“父亲补书”“人狗共读”等几个情节。然后引导学生为什么说他们酷似卜劳恩的漫画呢?因为这些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如果我们把这些情景画成一幅幅漫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例如:“瞎狗看星星”应该是:“一个小孩,津津有味地翻看那些著名的文学刊物,看着那些图画指指点点,老祖母在旁边对小孩说 “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第二名”这个情节,就如同相声里的一个段子,“ 你考第几”“第二名”“全班才三个学生,另外一个还是个’傻子’”。课堂上学生被这几幅“漫画”逗得前仰后合的时候,我问“作者说看了这组酷似卜劳恩的漫画,很难笑起来,看着大家笑得这么高兴,说明大家还没有看懂这组漫画,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说“看了很难笑出来”呢?”这样引导学生进入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的东西”表明那时候的农村非常的落花和闭塞。一个班只有三个学生,一个学期之后还有一个被迫辍学;三个学生最多也只有两本书,大多数孩子一生都没有进过学堂,农村的贫困可想而知。一个学期下来,三个学生中一个二黄毛,(其实并不真傻),连“一只手几个手指头都说不上来”,农村的教育质量可想而知。童年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因为生活的重压,让这些孩子没有了属于他们的快乐。“人狗共读”是作者唯一的能感受的快乐。我们想象教室里学生读,教室外大狗叫,小狗跳。孩子只能把这些作为童年的唯一的快乐。这是一种无奈和辛酸。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人不能忘本”,这个“本”是什么?是人们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的挣扎和梦幻,是苦难给人留下的财富和遗憾。所以把这一组与第一本书有关的“漫画”联系在一起来看,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珍惜”,艰苦的岁月让我们更为珍惜现在的生活,或者说应该更为积极得生活,人不能忘本。
教师独立的(de)解(jie)读文本,(当然这种解(jie)读不排(pai)除对其他解(jie)读的(de)参考(kao)和研究)是(shi)为了形成自(zi)己(ji)的(de)课(ke)堂教学思路,是(shi)为了把自(zi)己(ji)的(de)思考(kao)流程(cheng)和方法呈(cheng)现(xian)给(ji)学生,让学生不仅读懂(dong)文章,更(geng)学会阅读的(de)程(cheng)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