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落墨,“美”不胜收
——赏(shang)读《人(ren)民解放军(jun)(jun)百(bai)万大军(jun)(jun)横(heng)渡长江》的“六美”
毛泽东所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颇有伟人豪迈的风格特色,极具新闻之美——
动态美 截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阶段、一个画面,及时反映出来,就是“活”的新闻。本文即充满了“活”的感觉,“动”的感觉。作者运用了“正在进行式”充分展示“动”的画面,善以报道时间显示动态。电头是“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时间概念特别明确。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材料既快又准。速度也是一种美。它给人一种高节奏的感官享受,满足人们及时了解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新闻欲”。
议理美 本文在严格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生发短短的议论,透过现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作者把我西路军所遇敌情与中路军相类比,把国民党反对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和广大官兵不想再打而我军则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相对照,来说明人心的向背、军事的得失和形势的转折,很有说服力。这样站得高,看得远,善于从一点出发谈到全局,又从全局出发评述一点,从事物的联系比较中把握形势的特点,就把道理讲得透彻、精辟和完美了。
形象美 形象的描写把本文写活了,写美了。写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借刀枪锋刃的尖锐来形容我军攻势之猛烈,所向披靡。“冲破”“横渡”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写敌军是“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生动地勾勒出敌军一触即溃、四散逃窜的败状,可见敌军的土气十分低落,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敌我形象对比鲜明,有力地表现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军威。 气势美 “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显示出我军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冲破”、“横渡”、“突破”均以凛然气势夺人,表现出激动人心的胜利豪情;“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等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辉煌战果,同样带有雄浑的气势,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结构美 本文从头到尾一段到底,采取这种形式,既是作者写作时一气呵成的反映,又是根据报道内容,加快新闻节奏的要求。本篇的导语精炼有力,一锤定音,总述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主体部分即按渡江地点方位的不同,分中、西、东三路叙述,先后详略均予周密考虑,衔接自然,过渡巧妙。作为重大的事件新闻,新颖多变的行文给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语(yu)言美 本文的(de)语(yu)言简洁、明(ming)快、准确、凝练,浩气荡荡,传神抒情(qing)。要么平易之中见奇崛,譬如(ru)(ru),用“突(tu)破”一(yi)(yi)词特指敌千(qian)里防线被打开一(yi)(yi)个缺口(kou)(kou);贴切地反映抵抗(kang)“较为顽强”,恰当(dang)估(gu)量敌人,与只经一(yi)(yi)天(tian)激战(zhan)(zhan)敌军(jun)(jun)就溃(kui)败(bai)的(de)事实相符合(he);写西(xi)路军(jun)(jun)和东路军(jun)(jun)渡江,一(yi)(yi)用“开始”,一(yi)(yi)用“发(fa)起”,不相重复;同样讲作战(zhan)(zhan)成果,或(huo)用“渡至(zhi)”,或(huo)用“占领”“控制”,富于(yu)变化(hua)。要么多(duo)用四字短语(yu),匀称(cheng)中透出(chu)音韵(yun)美和节奏(zou)感。要么采(cai)纳大众口(kou)(kou)语(yu),如(ru)(ru)“都很泄(xie)气”之类,添加了(le)阅读的(de)亲快感。要么笔调含(han)蓄,如(ru)(ru)说“汤(tang)恩(en)伯到芜(wu)湖的(de)那(nei)一(yi)(yi)天(tian)”,颇具讽(feng)刺意(yi)味,更(geng)使新闻耐(nai)看耐(nai)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