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颜佩韦等五人“蹈死不顺”从容赴难的原因与意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二、学习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和运用正反对比揭示中心思想的写法;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一)结合课文注释给下列字注音。
阉 旌 湮 曒 缇 抶
溷 傫 脰 詈 逡 冏
(二)区别下面各组字的形音义,先注意后组词。
(三)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也可在学生预习时提供)。
1.五义士。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沈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lù)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太常卿,谥忠介。(详见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
3.张溥与复社。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象。
(五)跳读课文,理清行文脉络。
1.找出课文的主旨语:
“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本文七个自然小节,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写五人墓的由来,五人之死不同寻常。
第二段(3、4自然段),写五人与阉党的斗争经过和慷慨就义的情景。
第三段(5、6自然段),写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第四段(7自然段),写立墓人的姓名。
3.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呜乎,亦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1叙事以引起议论。
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曒曒,何也?”一句设问引起叙事。
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
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
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
三、释译、讲析课文的第一段(§1、2)。
(一)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潜心阅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朗读。
(二)讲析,练习。
1.掌握活用的词,如: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疾病而死
2.理解句式,如:激于义而殆焉者也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分析开篇第一句不是像一般传记那样指出人物的籍贯、表字或职位等,而是以“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来概括五义士牺牲的原因,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样写的作用是提挈全文。“蓼洲周公之被逮”总领下文关于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的叙述部分;“激义于而死”既总领下文关于五人就义情形的叙述,又总领其后的议论部分
四、作业。
第二教时
一、阅读、释译课文的第二、三、四段(§3─7)。
(一)自读课文,找出这三段中活用的词,指出它们的用法,确定它们在句中的意义。例如: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缇骑按剑而前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4.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5.不敢复有株治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人皆得以隶使之 8.安能屈豪杰之流 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10.亦以明死生之大
(二)弄懂一些古今异义的词语,在教师的指导下填表。
(三)根据句法和上下语意,引导学生辨析一些句子的含义,例如:1.“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3.“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5.“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四)指导学生掌握“之”、“而”、“其”这三个虚词的用法。
1.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用到“之”、“而”、“其”这三个虚词的句子列出来。
2.教师对这三个虚词在课文里的用法作综合揭示。
3.指导学生根据这些虚词的用法,逐句思考分析,分别确定它们在句中的意义。
二、结合释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不能删去“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这句话,将三、四节合为一节,说明文章结局落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对表达全文中心的作用。
提示:
1.不能删。把五人临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来写,才能更好地照应开头说的“激于义”而死,突出五义士的英雄形象。
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既扣住文章题目,说明作碑记的目的,也扣紧中心,写出全文的结论。它与全文中心是完全一致的。
三、作业。
第三教时
一、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诵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
(二)在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把握住以下三点:
1.“义”字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全文除了结尾一段(7自然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以外,其余第一至第三段(1─6自然段),都是扣紧“义”字展开的。假如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划分段落层次,即可如下所示。
2.必须将五义士的义举放到苏州人民反阉斗争的大背景中去加深理解其意义。因为本文记叙并议论明代天启六年三月苏洲人民的一次反对阉党的暴动,这次暴动实质上是一次反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统治的斗争。文章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事实上也反映、歌颂了群众的伟大斗争和巨大力量。
3.对于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作者是持批判态度的。
二、讨论课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进步性:
1.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反映、歌颂群众的伟大斗争,这是很可贵的
2.张溥领导的“复社”,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文社。他们提出诗文应该反映时代,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要为政治斗争服务。张溥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了这一思想,写出了反映现实斗争、内容感人至深的《五人墓碑记》,成为明末古文运动的一面旗帜。文章所体现的文学必须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对后世作文有相当的作用。
(二)时代局限性:
1.作者所主张的“义”(“激于义”、“激昂大义”等),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正义”不可相提并论。
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颓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以挽既倒之狂澜,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作者推崇五义士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生于编伍”、“素不闻诗书之训”、“人人得而隶使之”的轻视态度,这种门第等级观念,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这又是那个时代使然。
三、学习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和运用正反对比揭示中心思想的写法:
(一)叙事议论的有机结合。
1.要求学生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叙事,哪些地方是议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2.师生共同小结。
提示:
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有:(1)叙中带议:(2)叙后发议;(3)议中夹叙。其特点:(1)叙有重点,议有中心;(2)叙议交错,衔接紧密。作用是:本文从“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写起,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叙述,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展开;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又使叙事的意义更加显豁。而且不论叙述或议论,都情辞激注,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增强叙述和议论的感染力量。(参考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和《教学通讯》(文科版)2/1981徐应佩、周溶泉:《谈<五人墓碑记>的叙论结合》。)
(二)正反对比手法。
1.指出课文在哪几处运用正反对比的写法,说说每一处对比所揭示的内容。
2.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本文反复运用正反对比手法,来突出五义士牺牲的光荣,写得极为生动有力。首先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较,初步揭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其次把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较,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再次把五人的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较,正确地阐明了人们应有的生死价值观,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最后,作者假设五人的另一种情况,同他们自身比较,使人们觉得五人是死得其所。
把握了以上四个环节的比较,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褒贬感情和他所阐明的“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
四、进一步熟悉并整理有关文言知识:
(一)结合第一、二两课时的有关练习,指导学生整理文中的活用词,词的古今异义和判断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
(二)指出课文中感叹句和疑问句(包括反问句)及其对表达强烈感情的作用。
(三)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二、五题。